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招生动态>>阅读文章

超实用!这几招教你如何“化简”繁杂的志愿资料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2日    阅读次数:1892

志愿准备中,各类报考资料是其中不可或缺且繁杂的一环,如同行军中的粮草,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奠定胜利。哪些资料需要提前了解,哪些资料需要重点关注,从什么途径去搜集资料……都是首次接触志愿的考生与家长的难题。当搜集的一大堆资料摆在面前时,如何将其有序整理更是会让一些考生和家长头痛不已。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资料搜集与整理也可以化繁为简,成为一件容易的事。

从哪些途径去搜集

搜集资料是为志愿填报作准备的,其准确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从权威、官方的平台中搜集到的资料,才不会传递有误的信息给考生。

针对由教育部和教育部联同其他部委发布的一些招生政策,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有该类资料的整合,便于考生和家长找寻和浏览。而且,某些政策如果有新的调整,在其中也有备注说明,比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2010年取消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限制。在该文件第二条最后对其进行了补充说明,以免造成考生的误解。

如果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招生政策,我省考生可以到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官网以及《招生考试报》《高校招生》《高考指南》《考生必读》等招考类报刊中去了解。

针对大学和专业的信息,当然首选大学官方网站。此外,一些大学生关注的交流平台,比如大学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也可以作为搜集大学和专业资料的途径。

此外,一些教育类网站也可以作为资料搜集的备选。但由于这些网站的信息量庞大,且存在一些为吸引点击量的噱头文章,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这些途径时一定要核实某些信息的真伪和准确度。

志愿资料的化简之道

对从哪些途径去搜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面对从网络中下载、从报刊中摘取的海量资料,怎样处理才能使其一目了然,在志愿填报时能信手拈来为志愿填报服务?以下提供四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排除法  

志愿填报涉及的资料如此之多,其中一些是所有考生都必须关注的,而有一些是针对部分考生的。所以首先就是对资料进行挑选,将与自己无关的资料仅作浏览,不保存,或按与自己相关性从高到低,按重要性分别整理成册。

与每一名考生息息相关的资料如《普通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招生实施规定》等,一定要保存一份;针对某些特殊类型招生的资料,比如军校生、公费师范生等,如果考生有意愿报考,则要备份,如果无意报考,则可忽略;还有一些招考只针对少数考生,比如自主选拔录取、特长生、艺体类考生的相关文件,没有参加此类考试的考生则可不关注。

大学的资料也是一样,比如一名考生的成绩大体处于本一批次线上,那么了解院校时可以在本一批次招生的院校为主,适当选择一些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进行了解,专科批次招生的院校则可少了解甚至忽略。专业资料亦是如此,比如文史类考生不用去了解理科、工科、农学、医学等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基本上不招文史类考生。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有文史类考生对偏理工类专业感兴趣的话,可以详细地翻看往年的《招生计划合订本》,找出部分偏理工类专业招收文史类考生的院校,加以了解。

方法二:关键信息定位法  

各类资料包含的内容都比较庞杂,在整理时,可以使用关键信息定位法将其中与考生自身最为密切相关的部分标注出来,并弄懂其意义。

比如《招生实施规定》,包含了高考报名、体检、测试、志愿填报、录取、照顾政策等内容,对于考生来说看到当年的《招生实施规定》时,高考报名、体检等可能已经结束,而高考测试的科目和时间安排等内容学校会有统一的讲解,考生对这些内容可不予关注。但志愿填报、录取和照顾政策等就需要重点关注,比如设置多少个志愿批次、每个批次的投档录取模式是怎样的,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多少所院校和多少个专业,录取从什么时候开始,录取有没有特殊规定,哪些考生可以享受加分、降分录取的优惠等等。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或内容,一定要标注出来,并通过咨询相关人士了解其真正含义,比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征集志愿等。

此外,高校的《招生章程》一般由院校及专业介绍、录取规则、补充规定等几方面组成,其中录取规则又由分专业录取规则、对加分的认可、单科成绩、性别要求、加试要求、语种要求、体检要求、特殊规定等组成。考生和家长在搜集的《招生章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重点关注其中几方面。比如一名获得加分的考生不能忽略高校对加分的态度,尽量选择在投档及分专业录取时都认可加分的院校;比如一名考生没有参加外语口试,则要注意拟报院校或专业是否有口试要求,如有则要避开这些院校。

方法三:对比法  

大学和专业的资料搜集,根据考生情况因人而异。数千所招生院校、数百个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考生最终能选的不过几十个。所以在搜集这些资料时,为了缩小选择范围,快速定位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和专业,可用对比法来进行。

所谓对比法,就是首先选择一所自己对其实力和办学条件等认可度比较高且比较了解的大学为标准,然后根据地域原则、专业兴趣原则、分数定位原则等来匹配几所院校,再针对自己最关注的几点来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是特色专业,可以是师资力量,可以是对外交流情况等,以明确所选院校实力之间的差距,为自己的最终选择作参考。

方法四:转化法  

在搜集资料时,考生和家长大多会将目标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下载保存,但在利用时却容易走入以院校公布的分数来对比自己是否能被录取的误区。如此参考会令搜集的分数资料失去价值,因为高校的录取分数会根据考生所在省(区、市)的省控线的变化以及考生报考的情况而有所上涨或下降。所以,在参考高校录取分数的时候,绝不能仅仅以分数线为标准,而需要进行转化。具体又可分为将录取分数转化为位次和将录取分数转化为相对分差两种。转化为位次是针对实行平行志愿且公布高校录取位次的省份,因为平行志愿是以位次优先为第一原则来为考生排序的,如果考生所选择院校录取考生的位次在该考生所处位次之后,则表明其被录取的几率比较大,反之则小。转化为相对分差是将高校录取分数减去相应批次的省控线的差值与考生成绩减去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差值来进行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表明考生被录取的几率比较小;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录取几率较大。

此外,在搜集录取数据资料时,需注意要尽可能多搜集几年,以掌握高校的录取规律,一般为三年,如果是出现过大小年的省份,则更要多搜集几年。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相信您很快能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待完成这一项工作后,看着厚厚一本的志愿参考书,相信您会很有成就感。而这本参考书,还会让您的志愿填报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