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招考历程 深悟初心使命
发布人:曾老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阅读次数:2177
习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977年底,“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中断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得到恢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特别是邓小平“重启”高考的正确决策,是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突破口。也正是因为这个决策,让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渴望知识的有志青年如梦初醒、决心奋斗,真正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高素质人才。
一、“重启”高考之路
习近1977年高考“重启”,对中国高校招生有着里程碑意义。十一年前,也就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首先被废止的就是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自1966年起,直到1969年,中国高等教育几乎止步不前。1970年,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年,高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工农兵学员。从1970年至1976年生源质量来看,因前期废止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直截了当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已落后国外数十年、近百年。怎样改变现状,让中国高等教育回到正轨,事关社会走向,事关青年一代前途命运。
习近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标志着“重启”高考、恢复统一考试制度的春天即将到来。10月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明确1977年立即恢复高考。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得到恢复,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大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缩写和使命担当。
二、知识改变中国
习近“尘封”十年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得到恢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7年高考“重启”,历经十年蹉跎岁月的有志青年沸腾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激动万分,内心的希望之火再次燃起。他们在工厂车间、在农场矿山、在地头田间、在书店商场、在工地牧场捧起书本埋头钻研,认真努力的样子,像是枯萎已久的禾苗久旱逢甘霖,也像是幽暗的隧道里出现了一道光,有自信,也有希望。一时间,各地书店人潮涌动,各类复习资料“一抢而空”,曾禁锢的生命,沉睡已久的梦想,被知识唤醒。
习近1977年高考“重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期望正在成为现实。在这非常时期,也正是决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座谈会上邓小平问坐在身旁的教育部负责同志,“今年改还来得及吗”。当得知“来得及”,最多招考时间推迟一点。邓小平当即表示,“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招生涉及几百万青年,要拿出一个办法来,不要等了”。如此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决策落实落地,自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之风焕然一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也因此改变了一代有志青年的命运,更改变了中国。
三、教育开辟未来
习近1977年,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这场来之不易的考试,让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无论何时,知识都是改变自身命运、奉献国家社会的最佳途径。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无数有志青年仍然怀抱着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们中间,后来成长起大批科技人才、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的骨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习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977年高考“重启”以来,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1.4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我们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今天,从“神舟”船到探月工程,从高性能计算机到高温超导研究,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从西电东送到西气东输,从中国路到中国桥,从中国港到中国高铁,如此令人骄傲自豪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是党领导人民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改革创新的丰功伟绩,也是千千万万个追梦人、奋斗者“努力奔跑”的结果。
习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回首1977年高考“重启”历程,我们能看到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创未来的信念,也看到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我作为一名招考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不会忘记走过的过去,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会砥砺奋斗、不负青春,坚守初心、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