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高校的《招生章程》里都提到“调档比例”,这是什么意思?
调档比例是高校的调档数与计划招生数的比例。一般来说,调档数会略高于或等于计划招生数,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调阅考生电子档案后,还要依据专业录取规则、专业限制条件等进行录取,适当增加调档人数是为了学校择优录取。一般来说,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在100%-105%之间,顺序志愿调档比例为100%-120%。
平行志愿100%-105%调档,那剩余的5%就会被退档了吗?高校录取原则之一是择优录取,所以投档数会略高于招生数。平行志愿是一轮投档,为了提升进档考生的志愿满足率,对于进档未被志愿专业录取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录取条件,一般不退档。每年,大部分高校都会预留1%的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进高校但未被志愿专业录取的考生,只要符合条件并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会使用预留计划来进行录取。
是选择大类招生专业,还是选择以普通名称招生的专业,这种选择一般发生在考生意向的两所大学存在培养差异时。这时可以通过看大类招生专业具体包含哪些专业来决定,如果其中有自己特别不感兴趣的,不想就读的,则可选择以普通名称招生的专业;也可以比较院校的综合实力来决定。但如果考生对专业了解较模糊,只能大概选定某类专业,对其中所含的具体专业还不甚了解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大类招生专业,在大类学习阶段再加深对各专业的了解,进而选择。另外,如果考生有继续深造的打算,也可以大类招生专业为首选,因为在前一年或两年的大类培养阶段,会接触来自多个专业的知识,基础要牢一点。
我是少数民族考生,打算既填报普通高校志愿,又填报预科志愿。录取时,哪个先录取?
根据我省规定,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预科在该批统招和定向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档后录取,其他批次若同时有本(专)科(含定向)和预科计划,则按照本(专)科计划、预科计划、本(专)科计划征集志愿、预科计划征集志愿的顺序录取。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及贫困地区民族专项招生工作的通知》,西藏就业定向生的报考条件为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标准不得低于各有关高校在我省本科相应批次学校调档分数线以下40分。所以,往届生不能报考。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本科专业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二个门类,近年来还增加了交叉学科。有的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开设了十个以上学科门类的专业。可能因为我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是广受考生、家长、社会公认的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这些高校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学科门类齐全。于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就认为学科越齐全的大学越好。但学科门类齐全只能说明某些大学办学规模的大小,而不能由此就判断学校实力,有一些从成立之初就立足某个或某几个学科的大学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学校实力也非常受业内认可。在判断大学的学科门类是否齐全的时候,有时候考生和家长会陷入从校名去判断的误区,比如叫XX大学的就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XX财经大学、XX师范大学、XX理工大学只开设有校名相关的学科。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虽然校名含有师范,但除了师范类专业外,还开设有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多个学科门类的专业。
一般来说,校名中含有“师范”的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想从事教师这一职业,选择此类大学是一个不错的路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进入校名中含有“师范”的大学,毕业后只能从事教育工作,因为大部分校名中含有“师范”的大学也开设有众多的非师范专业,并不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
大学官方网站是认识一所大学的重要途径,如果全部浏览,花费的时间会很多。志愿填报期间,大家可以重点了解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招生信息。
大学的基本情况部分,可查询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设置、师资队伍、科研实力、交流合作等内容;招生页面中,可查看专业介绍、报考政策、往年录取分数、答考生问等与考生报考息息相关的内容。当然,想了解更全面的大学信息,还可以从“校园文化”中的社团活动、讲座信息、学生论坛以及实验室、图书馆和体育馆等文体场所内容,了解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及师生精神面貌。
一般来说,一所高校在某个录取批次只有一个招生代码。但近年来,同一高校在某个批次出现多个招生代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就与高校招生的专业或类型息息相关。有的招生有特定对象,如民族班计划,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有的属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有的办学类型不一样,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此,高校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志愿,同时也确保高校对不同类型人才精准选拔和培养,而将这些院校(专业)分设两个或以上的院校代码进行招生。从每年招生情况来看,高校有多个招生代码的现象多出现在本科一批次中,且这些高校也多为高水平大学。对考生来说,一所高校如果有多个招生代码进行招生,考生要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类型报考。
许多大学校名中含有“医科”“财经”“理工”等关键词,但关键词一样,大学特色是否一样需要区别来看。有一些拥有相同或相似关键词的高校,在学科构成方面也较为相似。这些关键词,多指向明确的行业,比如“财经”“外国语”“医药”“海洋”“农林”等。以“医药”为例,与“医药”这一关键词相近的院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医科”命名的院校,第二类是以“中医药”命名的院校,第三类是“医”“药”命名的院校。由于这些院校大多针对某一领域,因此一般都“专而精”,学科覆盖面并不宽,专业设置数量也较少。从学科设置来看,主体学科也较为相似,比如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等。从许多专业的主干学科和课程来看也趋于一致,比如不同院校的临床医学都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从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看,就业领域集中在医院、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服务等行业。虽然特色相似,但各高校之间还是存在优势、特色学科方面的差异。比如重庆医科大学的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为国家重点学科,而天津医科大学的重点学科则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此外,还有一些大学选择了一个普遍意义的名词,如“科技”“理工”“工业”等,即使校名关键词相同,学科特色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以“科技”这一关键词为例,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校名中均含有“科技”,但辽宁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河北科技大学以轻工业为特色、太原科技大学以机械为特色、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差异非常大。这时,建议就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学科设置等角度去分辨。
在了解专业时,考生和家长会发现一些专业名称后带有备注:XX方向,如英语(医药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这种情况在历年招生中较为常见,备注专业方向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该专业细分方向较多,为了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学校进行了方向区分,如交通运输专业,有的高校就设有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等多个方向。另一种是某些大学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设定与学校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比如以医学为特色的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为卫生管理方向,以体育为特色的院校开设的经济学专业一般为体育产业方向。
无论是哪种方式,大学将专业进行方向区分都是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未来无论是在深造方面,还是就业方面也更具针对性。所以,如果面临有专业方向的选择,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生涯规划来选择。
不同学科门类下属的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储备各有侧重,因此有一些专业以招收理科考生为主,另一些专业以招收文科考生为主,还有一些专业文理兼收。但这并不是说理科生就不能学习文科专业,而是看院校在考生所在地所是否有招生计划。
如果高校在考生所在地有相应考生类别的招生计划,那么理科考生就可以报考并学习文科专业,相应地,文科考生也可以报考并学习理科专业。但需要注意的是,文理科之间本身存在知识差异,再加上大学期间会对专业知识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教学和培养,学生如果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除了会产生知识空白外,也会增加学习压力。所以,考生在报考前最好对有关专业学习的兴趣、能力、潜力等进行分析,以免影响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
专业的学习年限与专业本身的学习要求和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在本科阶段,专业的学习年限以4年为主,但翻阅招生计划时会发现,有些专业标注的年限为5年,如建筑类和医学类的许多专业,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这些专业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学习年限相对较长。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理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参加美术实习、工程材料实习、建筑构造实习等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模型实验、影像实验、建筑力学实验等实验环节,所以需要更长的学习年限。
一般来说,“只招收有志愿的考生”这一规定多出现于学校的《招生章程》中。“只招收有志愿的考生”中的“志愿”指的是专业志愿。“有志愿的考生”是指在志愿表中填报了某校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只招收有志愿的考生”意思就是学校某专业只录取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即使该专业没有录满,也不会通过调剂的方式录取考生。因此,考生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中是否有只招有志愿考生的规定,如果对此类专业感兴趣,在报考时一定要将其填报在专业志愿中。
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专业“好”“差”的判断。对于考生而言,专业没有“好”“差”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如果一个专业是考生感兴趣的,又有能力学好并愿意从事该专业对应的行业和职业,这个专业对考生而言就是“好”的。如果某个专业是一所大学的优势、特色专业,但与考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不匹配,对考生而言就不算“好”。
另外,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一方面与该专业受关注程度高低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否是“热门专业”;另一方面也与开设院校的专业实力有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
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应该参考自身是否适合该专业,对其是否感兴趣,是否具有学习该专业的能力等因素,而不应只参考录取分数的高低。否则,就算进入了某高校的所谓的“好”专业,但学不会、学不好、不想学,就得不偿失了。